(漯河教育全媒體記者 建勛 胡冰 通訊員 趙亞京)春日云集,共話食育,4月16日,河南省食育工程區域發展共同體組長單位引領交流活動啟動儀式在漯河市實驗小學舉行,漯河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劉盤松出席活動。河南省食育工程區域發展共同體組長單位漯河市實驗小學負責人,來自洛陽市、平頂山市等6個地市食育工程區域發展共同體成員學校的負責人,漯河市各縣區教育局和直屬分局的分管副局長、基教股股長,以及市屬各中小學主要負責人及分管副校長參會。
劉盤松在講話中指出,食育不僅是飲食知識的教育,更是關乎全民健康、文化傳承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通過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以“健康第一”理念為抓手,深化兒童青少年健康教育改革,將食育滲透到德智體美勞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融入兒童青少年的一日生活,助力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為兒童青少年一生健康成長奠基。
劉盤松肯定了漯河食育工作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在省教育廳部署下,漯河市教育局積極組織各級各類學校參與食育工程區域發展共同體建設,漯河市實驗小學作為河南省食育工程區域發展共同體組長單位,引領全省6個地市19所小學開展食育工作。這不僅是對漯河市實驗小學食育工作的認可,更是一種挑戰。
劉盤松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凝心聚力,協作發展。作為發展共同體,首要保障就是凝聚力量、攜手共進,在明確共同目標和發展愿景的前提下,積極獻策、整合資源、協作互助、主動作為,讓食育工作有更加豐富、多元的實踐路徑。二是勇于創新,一校一品。漯河作為中國食品名城,有豐富的食育教育資源,但要深入思考如何讓教育與文化融合、讓課程與資源融合,在食育環境創設、食育課程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管理、兒童青少年健康管理等各項工作中探索出“漯河味道”,構建出具有漯河本土特色的食育課程教育體系。同時,要注重將食育工作向外延伸,做到重點輻射、區域引領、定點推動。三是以點帶面,引領輻射。食育教育是惠澤千秋萬代的工程,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除在區域發展共同體的帶動下深入挖掘食育工作內涵、打造本校食育工作體系之外,要及時將優秀的經驗做法輻射到區域內其他學校,讓食育的成效惠及更多家庭、更多孩子,真正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我們的力量。
會議宣讀了《關于公布河南省食育工程區域發展共同體組長單位及成員單位名單的通知》。
漯河市實驗小學、郾城區實驗小學、郾城小學分別進行經驗分享交流。漯河市實驗小學在日常教學中,注重食育與各學科融合,構建了豐富多元的課程體系,借助自有勞動教育基地開展教學與勞動實踐,讓學生了解食物來源,培養責任感,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飲食素養和綜合能力。郾城區實驗小學以食育、勞動、綜合課程為依托,以食育基地——廚藝坊為載體,融合多項學科教學內容、地方特色飲食、傳統節日文化和學校課后延時服務特色,充分挖掘食育課程資源,拓展關于“食”的生活經驗,以食育潤澤生命,賦能師生共同成長。郾城小學以“健康中國”為指引,構建《“食”蘊萬象 “育”見未來》主題課程體系,將五育融合理念融入三餐四季,在農耕課堂、食育工坊等生活場景體悟勞動價值,在節氣食俗里傳承文化基因,真正實現“一箸一碗藏學問,一粥一飯皆教育”的育人實效。
啟動儀式結束后,與會人員分組實地觀摩漯河市實驗小學食育工作成果和食育課程展示,市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化身小廚神,親手制作了炒雞蛋、榨果汁、煮玉米、燒排骨等美食,在展臺前熱情招呼觀摩人員品嘗,大家都被孩子們制作的美味所吸引,品嘗之后贊不絕口。下午,大家又前往郾城實驗小學和郾城小學進行觀摩,孩子們組成“飯鏟小縱隊”“彩虹聯盟隊”,在翻炒中感受美食烹飪樂趣,在合作中分享收獲經驗,一道道美食端上餐桌之后,讓人驚嘆這些美食竟然是來自小學生之手。這些食育工作成果和食育課程展示,給觀摩人員提供了大量的食育智慧和工作靈感,必將推動食育工作的區域性發展。